<address id="v99zr"><nobr id="v99zr"><meter id="v99zr"></meter></nobr></address>

      <sub id="v99zr"></sub>

      <noframes id="v99zr"><address id="v99zr"></address>
      <address id="v99zr"></address>

        <address id="v99zr"></address>

        <noframes id="v99zr">
        <address id="v99zr"></address><address id="v99zr"></address>
        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頁 >> 園區 >>政府園區 >> 上海臨港產業區奉賢園區
        園區

        上海臨港產業區奉賢園區

        时间:2020-02-28        阅读
        所在區域:
        上海 / 上海 / 奉賢區
        級別:
        省級
        園區地址:
        奉賢區海港路
        聯系人:
        金小姐
        聯系方式:
        13916879088

        金女士

        園區描述

        上海臨港產業區規劃面積241平方公里,是上海市政府十一五期間確定重點建設的裝備產業基地,也是工業和信息化部授牌的裝備制造和航空產業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上海臨港產業區奉賢園區成立于2008年,是上海臨港產業區的主導園區之一,總體規劃17.04平方公里,南擁得天獨厚的杭州灣岸線碼頭資源,北接浦東鐵路中心站與G1501、S2等高速路出入口,東連洋山深水港、浦東機場,西臨上海東部休閑旅游黃金海岸,具備航空、港口、鐵路、公路、內河“五龍匯聚”的區位優勢。

        上海舉全市之力為臨港制定的以“特別機制、特殊政策”為核心的雙特機制也為入駐園區企業提供了產業扶持、政府服務、人才引進等全方位的最有力支撐。
        成立以來,園區圍繞產業發展戰略,緊盯“大集團、大項目”,已成功吸引三一項目群、徐工項目群、天合石油裝備、廈門建發物流、中儲股份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落地,初步形成“以工程機械板塊為核心,匯聚海洋工程裝備、能源環保裝備、航空配套、物流貿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園區經濟發展新格局”。預計至十二五期末,園區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園區導入人口數將突破兩萬人,成為奉賢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生態優勢
        上海臨港奉賢園區所在區域處于亞熱帶,屬沿海季風盛行地區,受冷熱空氣的交替影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由于海洋調節作用,氣溫日變化與年變化比上海內陸小,體感較舒適。
        此外,園區周邊分布著上海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滴水湖、上海鮮花港等自然生態區,是園區發展成為優質生態和諧共存的世界級裝備制造園區的天然保障。
        ◆人才優勢
        目前,園區內設立的“上海三一重機有限公司研究院”、“上海三一精機有限公司研究院”、“徐工研究院上海分院”等企業研究院,已匯集了一批在工程機械領域擁有較高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研發人才。例如:上海三一重機有限公司研究院現已擁有研發人員400余人,其中外籍專家6人,博士7人,碩士以上學歷占60%。打造了行業規模最大的研發團隊,建成了完備的研發試驗檢測體系。
        ◆政務優勢
        上海臨港產業區管理委員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負責臨港產業區及臨港奉賢園區內的總體規劃、建設工程、招商引資、環保土地等各項審批事項,并統一管理與協調轄區內的各項經濟開發事務。
        海關、商檢、邊檢、工商、稅務、環保等政府行政機關在臨港奉賢園區內集中辦公,為企業提供政策指導、辦理行政審批、提供相關后續服務。

        產業定位

        自上海臨港奉賢園區成立以來,園區圍繞產業發展戰略,緊盯“大集團、大項目”,已成功吸引三一項目群、徐工項目群、天合石油裝備、廈門建發物流、中儲股份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落地。隨著世界級工廠的落成投產,重大產業不斷集聚,上海臨港奉賢園區萬象更新,產業能級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已經得到初步顯現。
        園區現定位為綜合發展以工程機械、精密機床為代表的現代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配套服務業,將建成一個現代化的綜合性產業園區。
        ◆工程機械產業
        重點發展引進挖掘機、起重機、推土機、精密機床、港口設備、集裝箱等大型裝備制造企業。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重點發展引進節能環保產業及其關鍵設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數控機床與智能設備、新材料產業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重點項目。
        ◆國家新能源裝備產業
        重點發展引進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清潔火電等電站設備及高壓輸變電設備,與智能電網關鍵設備制造企業。
        ◆大型船用關鍵件產業
        重點發展引進船用發動機、船用曲軸、船用控制系統等船舶關鍵件制造企業,延伸船舶產業二次配套產業。
        ◆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
        重點發展引進自主品牌的汽車整車設計與制造、發動機制造與維修、汽車零部件制造及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的相關企業。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重點發展引進大型海上構筑物或超大型海洋浮式平臺為核心的海洋油氣開發工程設備,高性能海洋工程輔助船關鍵設備及相關海洋工程裝備關鍵系統和配套設備制造企業。
        ◆國家航空產業
        以國家大型飛機戰略為目標,重點發展引進航空器、航空動力設備、控制設備、機載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的國內一流航空制造企業,優先發展支線飛機和大型客機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加工產業,積極發展相關零部件的研發、維修及相關服務配套產業,力爭建設成為國家級的航空產業高端配套產業示范基地。

        國家戰略

        從2003年開發至今,上海臨港產業區累計總投資近1000億,迅速形成了一個以高端制造、極端制造、自主制造為導向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臨港產業區擁有上海東南沿海豐富的港口和碼頭資源,面向洋山深水港國際航運樞紐,距浦東國際機場30分鐘車程,依靠上海和長三角強大的經濟驅動力,立足于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和現代物流產業,已形成了裝備制造業高度集聚的態勢。
        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等多次考察臨港產業區,為臨港未來的發展確立了戰略方向。
        建設上海臨港產業區成為國家級裝備制造業基地、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亞太領先的科技工業創新高地、國際裝備產業鏈高端核心區。始終把“體現國家戰略、體現上海優勢、體現世界水平,以裝備制造業為主、以自主創新為主、以產業集聚為主”作為產業發展的基本定位,瞄準“高端制造、極端制造”領域,積極填補國家在事關國計民生與核心利益領域中的關鍵技術、關鍵裝備上的空白,實現自主創新和技術突破,推動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重點突破16個專項,臨港產業區涉及到7項。剛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確定的7個重點領域,臨港產業區涉及到5個。
        ◆國家級裝備制造業基地
        聚焦重大裝備制造業,打造成為體現國家戰略、體現中國優勢、體現國際競爭力、產業集群化、技術密集化、土地集約化的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國家級裝備制造業基地。 2010年2月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作會議”,正式授牌上海臨港裝備產業區為裝備制造和航空產業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園區位置

        客戶至上

        誠實可信

        優質服務

        客戶至上

        城市选择

        北京市:
        蘇州市:
        上海市:
        技术支持: 阿星(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返回頂部
        ×
        seo seo
        ×
        被夫の上司持久侵犯耻辱

        <address id="v99zr"><nobr id="v99zr"><meter id="v99zr"></meter></nobr></address>

            <sub id="v99zr"></sub>

            <noframes id="v99zr"><address id="v99zr"></address>
            <address id="v99zr"></address>

              <address id="v99zr"></address>

              <noframes id="v99zr">
              <address id="v99zr"></address><address id="v99zr"></address>